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今传媒》杂志对我中心白贵主任进行专访

发布时间: 2018-12-18 23:21:2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 《今传媒》2018年第10期刊登了对我中心白贵主任的专访。2018年12月18日,人民网传媒频道全文转载了该采访。

《今传媒》2018年第10期刊登了对我中心白贵主任的专访。2018年12月18日人民网传媒频道全文转载了该采访。

 


  3.png

  以下为访谈全文:

 

挑战与抉择:转型期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访河北大学白贵教授

王文娟

编者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媒介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媒介功能、媒介素养及社会认知等各方面的多维改变。在新媒介环境下,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兴起,让“人人成为传播者、发声者”,新闻的传播无处不在,当前的传播格局对高等传媒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就要求未来的新闻传播领域要培养既有全球化的文明视野,又具有“共情”沟通能力的传播者,需要为全球对话和全球治理提供渠道和平台。作为培养新型传媒人才的高等学府,传媒高校在传媒教育与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大学新闻学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建立的首批9家新闻学专业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人才。本期,我刊有幸采访到河北大学特聘教授白贵,白教授作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创院院长,领导该学院长达15年(2000-2015)在多年的传媒教学中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让我们一起走近他,聆听这位优秀传媒学者的真知灼见。

白贵,河北大学特聘教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2018),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理事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理事长,中国传播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致力于新闻史论、跨文化传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等。著有《当代新闻写作》《视听中国的世纪跨越》《当代中国传媒社区的新进路》《报纸编辑精品导读》等著作,在权威及重点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新闻传播教学必然会产生冲击,转变思路、变革教学方式是适应当前传播格局的必由之路。请您谈谈,贵院在革新新闻教育事业中是如何利用新媒体,使新闻教学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贵院在这方面又有怎样的规划及实践?

白贵: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整个传媒格局的变化,随之而产生的传播观念、媒介功能、媒介素养及社会认知等多维改变,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传媒实践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传媒市场对人才需求类型、人才素养和能力的改变,也势必会成为倒逼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的外在力量。转变思路、变革教学方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新闻学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新媒体传播作为我们专业教育的转型方向,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更好的路径,深刻反思传播技术给我们的新闻业态和专业教育带来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背后的意味。首先,从教育改革理念上来看,改革绝不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或应用层面的增加和拓展,而是涉及到确立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专业边界和核心理念问题,技术的掌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更强调两条腿走路,打造融通性全媒化卓越型新闻人才,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三个维度的深化:“技术仿真”“思维跨域”与“伦理嵌入”,分别以操作性、知识性与道德性三个点勾勒出一个新兴性学科的专业边界。其次,从教育转型实践层面来看,我们将新媒体融入教学基本采用了三个层级:课程设置上增设新媒体相关课程、“第二课堂”空间的新媒体开发、“双创平台”中的新媒体偏重。目前明显体现在教学中的是第一、二个层级,即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往新媒体方向侧重,将专业核心课程压缩,加强专业拓展课和跨学科选修课的门类。一方面保持了学科专业性的核心课程教授,另一方面在学科的通识性、跨越性方面得以强化,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新媒体课程方面,我们增加了网络传播技术、媒体融合实务、数据新闻等新媒体相关课程,聘请学校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研发中心等机构师资,带领、培养我们的年轻老师进行新课程的开发。在第二个层级,也就是开发“第二课堂”的新媒体化,我们主要的做法是:硬件上,搭建新媒体技术应用环境,诸如投资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和舆情研究中心;软件上,以教师申报新媒体传播研究和实践项目的方式,创建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或工作坊,以无人机拍摄、VR、H5等的应用性操作和使用为方式,做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在智媒时代,学院探索出一套“大师+工作坊+项目”和“分层多阶晋级培养”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校级工作坊1个,院级专业工作坊5个,正在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平台——媒介创意中心。同时,还积极扶持引导学生自办媒体,目前拥有官方媒体7个,涵盖当前各类新媒体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官方账号、学院官方网站、qq官方平台、喜马拉雅电台。学生自办媒体多达37个,以自主创作、自主营运、自主推广、老师指导的形式,推送各类内容,包括原创文章、文学分享、书评影评、新闻资讯、娱乐吐槽、短视频制作等等。罗仁勇同学创作的纪录片《永不消失的糖画》荣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纪实类一等奖,同时获得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一等奖,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最佳组织奖。我院创建“新传航拍”团队,创建无人机兴趣小组,选派学生参加塞罕坝中央集中宣传报道,航拍全景塞罕坝;组织学生运用无人机参加央视《大国根基》系列纪录片的摄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以雄安题材纪录短片《那人 那鸟 那湖畔》,获得第六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微视频类一等奖,其中就包含有很多无人机拍摄的镜头。学生作品还获得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广告学专业学生还参加了“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ONE SHOW”“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时报金犊奖”等全国广告界权威竞赛。从2016年~2018年共获国际或全国奖共计890项。第三,面对新媒体技术对学科教育的冲击,我们的理解是不能偏离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核心和基础,即内容生产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对新闻伦理、新闻精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的教育也必须要强化。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交媒体、自媒体将新闻传播的门槛几近消除,正所谓“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在新媒体众声喧哗中,职业的、专业的媒体人和有深度又有理性的媒介内容更是社会的需要。新闻教育培养的恰恰是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有政治觉悟、大局观念、伦理精神和专业意识的全媒化卓越新闻人才。

记者: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新闻传播学科更加要求理论与实践并举,那么请问您,为适应当今全媒体时代的需求,贵院在人才实践性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您给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规划方面提一些建议。

白贵:在实践性培养方面,我们除了更加强化采、写、编、评、摄、录、剪基本功的技能教授和训练之外,更加注重媒体融合性技能的培养,朝着全媒化方向着力。

首先,利用学校每学期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由各专业负责老师申报多个专业实践主题,在主题下实现专业间的协同合作。我们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主持、广告学以及编辑出版五个专业,在专业实践课上,基本是大三的整个一届的学生,我们将主题向学生发布,将进行了主题选择的学生进行分组,五个人一组(原则上涵盖五个专业),之后让其在主题之下进行细化,策划出自己的实践作业,交给老师一份详实的具有可实施性策划书。老师对策划书进行筛选和完善,指导团队完成其实践项目。这个过程既充分体现出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自主性,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媒体介质壁垒,实现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相互融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其次,我们各个专业都已经建立了日常性的自媒体平台,学院也有通讯社,校园媒体也已经形成新媒体矩阵,完全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第三,利用学院和学校的校友资源,开设媒体人进课堂的系列讲座活动,在讲座的带动下建立和发展实习基地的合作实践,充分给学生提供各种途径接触媒体工作和社会实践。36年来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已过万人,其中研究生就超过两千人。现今依然工作在媒体的校友覆盖面也比较可观,这些都已成为非常可观的独特资源,加上校友以外的业界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社会媒体资源;第四,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竞赛机制相结合,选择新闻传播领域的几个权威比赛,在人员组团、项目申报和参赛准备等各个环节上实行制度化、常规化,并相应地建立激励机制,尽力调动带队老师的组织热情。在大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方面,我们一贯主张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元化。对于学生的选择,教育机构要充分尊重,只要适时加以引导,学生需要时给予解释说明,为其提供充足的信息,选择权留给学生。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似乎是一个容易纠结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大家在大学里先感受、观察、思考、奠基两年,然后,根据两年以后你的体验再做决定。如果你觉得你喜欢而且也适合做学术,那么你可以考研。或者,你想通过考研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有更深厚的素养再去工作,可能也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如果是你想早早投身于社会,想去工作,那也是可以的,在干中学。或者,认为自己不大适合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就去工作。这二者不是绝对不同的两条道路,它有的时候是可以相交的。比如,有的人是先工作后读研。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自己的学养不足,然后就去读研了。也有的人,想先做学问做学术,读完研之后觉得自己可以进入媒体了,或者不适合继续读博了,就去工作了。所以这二者何者先、何者后,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形。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必都相同。

学问和实践这二者,在我们这个专业里都应该重视。因为我们的专业不是普通的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应该找机会到一线去锻炼,通过实践锻炼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长时间地在一线实习而忽略学校系统知识的学习,那么就可能浪费在大学新闻院系学习的宝贵时光。千万要避免由于焦虑心态把一个好的新闻传播院系办成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让学生失去了卓越成长的可能。

所以我的意见是二者都重要。

记者: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任务和重点举措,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提出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和“后备军”。深入实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培养质量。启动国际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我们注意到,这与您十几年来一直呼吁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要重视多学科、国际视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树立全球化的文明观等主张似乎高度契合,是这样吗?

白贵:是这样。2003年我在一次访谈中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大的学者面前,对象是一个统一的对象,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对象。所以他在研究当中,有意无意之间会涉猎、跨越很多学科,研究触角进入到很多领域。在他看来,这个对象就是一个完整的对象,这个世界就是统一的世界。学科可以分开,但是对象、世界不能分开,不能割裂。”(见《倾听传媒论语》,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2007年《新闻与写作》杂志曾刊载对我的专访,其中也说过:“学新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千万不要画地为牢,一定要多学文化,多学科学,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应该把视野放得非常开阔才行,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学,要有站在世界文化的平台上作一个“舞者”的理想才行。”(见《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二期)。

我与曹磊博士合作发表的《培养全球化的文明观与“共情”的沟通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未来的思考》 一文(2018年被《新闻记者》 第二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后又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11期全文转载)也强调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格局,推动构建一种多边、和谐、平等、交互、共生、共赢的新世界体系。这种新的世界体系需要与之契合的国际传播,如何满足国际环境变化、培养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人都是新的历史使命。

传播最终是要由人来完成的,媒体人往往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未来的人才适应我国新格局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要努力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未来的新闻传播领域要培养既有全球化的文明视野,又具有“共情”的沟通能力的传播者,需要为全球对话和全球治理提供渠道和平台。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新的世界体系需要与之契合的国际传播,如何满足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理论需求,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和教育的人都是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就是造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传播是一种文化交流,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则是在价值层面展开的。传播更要努力挖掘不同文明背后的哲学和审美价值,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传播最终是要由人来完成的,媒体人往往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未来的人才适应我国新格局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要努力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作为上一届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曾担任过3届委员)和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年年初我还通过教指委向教育部提交过相关建议。

记者:《今传媒》是一本学术期刊,属于平面媒体,为适应时代发展,我刊不断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了杂志的融媒发展。依您对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您认为一本学术期刊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为期刊发展提供服务?

白贵:在“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新的经济业态和经营范式的时候,学术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也必然要打破单一媒介形式,创建多元化的经营与传播模式。我个人认为从期刊社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所提供的是两个创新方向:资源和关系。所谓资源,指的是学术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术资源的搜集和挖掘,对学科研究主流选题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者进行的大数据统计等都有助于学术期刊获得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

我认为,获得了资源并不代表就可以拥有资源,要建立与学术资源的合作共赢关系才是关键。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服务以及网络化资源管理等方式对期刊的作者和权威专家开放,或者对这些群体进行社群化管理,关注并参与到新闻传播的国际或国内权威性学术会议中,建立媒体化互动,获得共赢关系模式下的资源共享与开发。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地址链接:


http://media.people.com.cn/GB/n1/2018/1218/c422847-30473156.html?from=timeline(人民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