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京(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研究》金强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78.00元
2012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成立,并随即开始策划出版亚洲国家与地区传媒研究丛书。2012年底,河北大学金强副教授的“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研究”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得立项。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4年多的艰辛磨砺,《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研究》终于在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将提供一种新的互联互通,开放市场,增加经贸往来,为全球带来更多就业与繁荣。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真正与巴基斯坦实现文化相通与民心相通了吗?虽说从整体上中巴交往的广度在不断拓展,但从目测的学者交往的频率与深度来看,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在人文交流方面,尚缺乏基础性和奠基性的著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研究》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整合“一带一路”的全局观和整体的媒介观。这就要求对业界加深熟悉程度,注重大众传媒的大众性,在外延方面,凡是大众能够使用的传媒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还有广义的图书出版、广告和电影等都应该算作广义传媒,然而对这些媒体做相对集中统一的观照,本身也是存在困难的。作者沿着这样一个思路,进行了精耕细作,基本上厘清了不同媒体领域的发展概貌。进而,还应该从业界推导到学界,并将两国的媒介交往和媒介教育,置于中巴关系提升的大背景之下,将媒体的生态置于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的统领之下,该书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可喜的尝试。
其二,运用综合多语种及多元文化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点尤其困难,比如如何实现小语种之间的意义转换,并清晰地转化成中文?该书的写作用到了英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信德语和普什图语等,并对不同语言的媒体和媒介产品做了统计,呈现了多语种和多维度的媒介观照。如何综合多语种的人才,并凝聚专业人才,融通多语言的文化特质,实现对一国研究的语言无障碍化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作者也很好地借助了巴基斯坦朋友的优势,在图书、影视等方面的分析上都综合了多语言语种的成果。
其三,在保持学术视野和胸怀广度的同时,掌握好表达分寸,增强学术著作的温度和锐度。把握好批评与建议的尺度,对于该书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涉及政治敏感议题等方面。比如,涉及到巴基斯坦的一些政要人物,在学术性表述中,不能完全按照巴基斯坦当地传媒学者的评价和口吻来转述。对巴基斯坦媒介的建议性批评也应该考虑到巴基斯坦的国情,实事求是,看问题力求全面而力戒偏颇。有些共性的问题,比如打击出版物侵权盗版、电影业受到外来冲击的问题等等,我们和巴基斯坦都存在,为解决共同性问题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才是正途。因此,该书基本上做到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视野,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问题。
据笔者了解,该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全面介绍巴基斯坦大众传媒业的中文著作。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作者曾专门去巴基斯坦访问考察,广交异域各界朋友,深度调查,采集数据,真实统计。广泛接触民间媒体和官方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入到记者俱乐部和管理媒体的政府部门,既考查了政治首都伊斯兰堡的媒介生态,也深入到文化之都拉合尔的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的编辑部和演播室。同时,作者采访了当地学者、媒体人、评论家、官员和商人,从他们口中了解了很多信息。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该书显得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学术视野的广度,再加上有针对性地搭配了上百幅图片和大量表格,使得该书生动立体地展示了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的鲜活形象和真实面貌。
(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3月6日星期二第2411期第7版)
链接: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8-03/06/content_7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