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中心简讯 » 正文

我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系列讲座第一讲开讲

发布时间: 2025-03-14 20:04:3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 2025年3月13日3:00-5:00,原河北大学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李文龙老师的专题讲座《蒙尘的巨龙——河北古代长...

2025年3月13日下午,原河北大学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李文龙老师的专题讲座《蒙尘的巨龙——河北古代长城概说》在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C3-106报告厅举行,来自河北大学、保定学院及校外的文博爱好者100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这也标志着由我中心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策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系列讲座”正式启动。

图片1.png

 

主讲专家李文龙在讲座现场)

李老师聚焦河北境内的中国古代长城,从长城的释义、功能、探源、在河北的分布、保护及各时代长城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出发,深刻阐述了长城建筑历程和历史意义以及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作为系列讲座的开篇之作,此次活动通过校际联动与跨学科交流,展现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议题的多元视角探索。李文龙老师结合自身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照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李老师以其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国长城的历史演变和功能转变。随后聚焦河北境内长城分布及现状,详细介绍了其在不同朝代的修建特点和历史作用,并重点讲解了障墙、空心敌台、马面、烽火台等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且独具匠心的建筑思维和建筑模式。

同时,他结合其参与的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通过分享关于长城的考古发现与资料整理与研究心得,详细阐述长城的建筑风格、防御体系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带领听众深入探索河北古代长城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现状,揭开河北古代长城的神秘面纱,让听众领略到这条蒙尘巨龙的独特魅力。

图片2.png

(互动环节的师生们)

互动环节,中心研究员曹磊老师等结合自身对长城的理解,从长城的概念、修复文化旅游开发、长城“情结”及长城对生活的影响方面提出问题,与李文龙老师积极交流互动。李老师从不同朝代、不同角度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和谐、融洽。

最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白树亮做总结发言。他强调,此次讲座既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系列活动的肇始,也是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与河北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项目。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新闻传播学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此次讲座,希望能够搭建起一个学术交流与文化共享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积极发挥院新闻与传播的专业优势,有效提升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学术素养和文化自觉,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更加深入地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3.png

主讲人简介:

李文龙,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系,2004年任职河北大学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为本科生考古文博硕士研究生开设《考古学通论》、《文物保护学概论》等专业课程2005年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参加工作后,他曾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研究工作。主持参加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130余项次,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出版和编《五代王处直墓》《河北省志·长城志》《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人才-制度》等专著6部,发表《河北唐县洪城遗址调查》《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等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30余篇。现任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河北省长城保护协会理事、保定市长城保护协会会长等职务

 

撰稿人:张艳梅、黎贞秀、张鑫靖

摄影摄像:苏文瑾、袁思涵、梁馨丹、王泽隆、潘丽杰、张谦